2010年
11月
4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第二次思想者学术沙龙如期举行。陶火生博士以“时代与阶级意识——‘阶级’意识的消解与当代中国”为题,沿着词源学、语义学和语用学的复合视阈,从生存论的人学化维度诠释了时代的基本内涵,着重探讨了时代主题的多元向度及其方法论价值。他认为,根源于不同的历史时期的时代主题,社会结构呈现历史性变迁,其中,一个最为显著的方面就是阶级结构和阶级意识的变化。作为革命家的马克思顺应革命的时代主题,力图唤起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和革命自觉。
20世纪
20年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开创者之一卢卡奇则以革命的历史辩证法反思欧洲工人革命的失败,批评了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淡薄。而
20世纪
80年代以来,以拉克劳和墨菲为代表的西方后马克思主义者则力图消解阶级意识,把革命的主体破碎化,代之以多元竞争民主下领导权的争夺。而以阿克塞尔·霍耐特和南茜·弗雷泽为代表的第三代批判理论则把自己的理论建立在非阶级性质的身份认同的基础之上,前提性地消解了阶级意识。对于当代中国而言,阶级意识逐渐淡化,阶层结构正在不断重组。但是,对于西方学者的完全消解阶级意识而言,我们应该强调“中体西用”——以中国具体国情为体,批判性地借鉴西方合乎时代的思想。
这一论题引起了诸多教师和学术的兴趣,与会同志各抒己见。福建省委党校的李永杰博士分析了公民社会的当代发展与社会结构的重新设计及其对于当代中国的巨大影响。陈爱玉教授分析了阶级意识的淡化之可能及具体路径。蔡晓良博士探讨了阶级意识向着公民社会转向所需要的公民教育。舒展副教授强调指出阶级意识的淡化与社会的阶层化对于稳定社会秩序、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价值。何朝银博士探讨了“阶级”意识的中国化历程与时代境遇的转变。杨毓团博士分析了时代主体的方法论意义。研究生张元提出了时代主题的转化可能会带来的问题域的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