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6日晚7点至9点,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院长魏德东教授应邀为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做主题为“中国人的宗教性与中国宗教”的学术讲座。讲座在我校旗山校区文2-105室举行,由人文学院社会学系主任甘满堂博士主持,讲座吸引了众多其他学院的同学前来听讲,现场座无虚席。
讲座伊始,魏教授就以十分通俗易懂的例子向大家阐释了宗教性的涵义,令同学们对讲座的主题有了个很好的认识。紧接着,魏老师以其诙谐幽默的演讲风格向大家阐述以下几个方面内容:宗教性,宗教性的实现,中国人宗教性的实现形式以及中国宗教信仰的特点。魏老师向我们区别了宗教性和宗教的不同,即宗教性是超越世俗世界的本性,是与神圣者相遇的前提,而宗教是人们的宗教性在经验上的转换,在组织形式上的一种实现。中国人是具有宗教性的民族,如清明节的祭祖仪式;在宗教信仰上,中国人讲究“敬天法祖”,传统信仰中以儒释道三教合一为主。同时,对于儒家的定位,魏老师也给出了很详尽的解释。他指出,儒家虽然没有像传统宗教一样对于来世往生世界的描述,没有天堂地狱之区分,但是,儒家提倡的是通过血缘换取肉体生命的自然延续与文化延续的合一,以历史作为个人现世行为的道德判决,或名垂千古,或遗臭万年。所以,儒家的宗教性通过一种非宗教的形式体现出来。通过魏老师的讲解,令大家对千古传承的儒家文化有了全新的认识。
魏教授在演讲中,旁征博引,激情四溢,善于用西方宗教学理论诠译中国人信仰问题,并不时佐以生动的案例来说明问题,诙谐幽默的语言,不时引来同学们的阵阵欢笑与掌声。在现场互动环节中,在场观众十分踊跃的提问,除了社会学本专业的学生外,不少对宗教社会学感兴趣的学生在认真听过讲座后也与魏老师进行了互动。魏老师延续幽默的风格,非常精要地回答了同学们的提问,再次赢得阵阵掌声。整个演讲与互动共持续了两个小时。
本次学术讲座内容丰富,为我校同学了解宗教社会学知识提供了一次学习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