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6日,由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的“纵论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专题讲座在福州大学晋江楼一层报告厅顺利举办。本次讲座以“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主题,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程恩富教授(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原院长;世界政治经济学学会会长;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主讲人,吸引本校马理论专业师生、基层思政工作者及理论研究者共200余人参与,围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应用展开深度研讨,形成了丰富的学术共识。

会议初始,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詹志华教授上台致辞,对程恩富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与诚挚感谢。他指出,程恩富教授作为我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领军人物,长期深耕经典理论阐释与时代化创新,不仅构建了“新马克思经济学综合学派”的核心理论体系,更以《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现代政治经济学研究》等标志性成果,为我国马理论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学术支撑。

首先,程老师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三大板块: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学术化研究、理论宣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方法进行政策探讨这三个方面发表了自身看法。他认为,要坚持从横向上看待马克思主义的创新与发展,树立“大马”观点,而非仅仅局限于一级学科建设,要大力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法学、新闻学、国际关系学等“马克思主义+”学科,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来研究其他学科。

其次,程恩富教授从马克思主义定义观、整体观、中国化观、国际化观、制度观、政策观、分清观、创新观、幸福观、历史创造者观、阶级观、新帝国主义观、苏俄观、革命观、当代价值观、学派观和方法观17个方面全面论述了“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定义观方面,程恩富教授指出,学界绝大多数教科书和论著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定义和基本内涵表述是正确的,但又显得不够,不足以充分释疑解惑。马克思主义应该从创发主体、学术内涵、社会功能、人民福祉、价值观念、国际交往六个层面来定义,同时内容上应该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用语。在马克思主义整体观方面,程恩富教授通过指出20世纪八九十年代有些学者提出“马克思主义是批判学说,我们现在要搞建设,所以要从批判转向建设”观点的错误性,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既是批判的思想,也是建设的思想。在中国化观方面,程恩富教授认为创新马克思主义的主体有两个方面:一个是以各国领袖为代表的共产党,二是各国马克思主义学者。守正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就要构建二者的良性互动关系。在创新观方面,程恩富教授特别强调了“创新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要求,即“马学为体,西学为用,国学为根,世情为鉴,国情为据,综合创新”六位一体的学术原则。在国际化观、制度观、政策观、分清观等其他方面,程恩富教授也发表了独到的观点。 最后,程恩富教授强调,马克思主义是一门接地气的学说,是理论生命力与实践价值的统一体。然而,“接地气”绝非简单的“贴近生活”,而是将其理论本质与中国发展实际相结合,创新也不是理论的空想,而是要深深扎根于中国大地的具体实践。

在程恩富教授分享结束后,讲座进入师生交流互动环节。线下参会的福州大学马理论专业师生围绕“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展开提问,程恩富教授结合自身学术研究经验逐一细致回应。现场互动氛围热烈,思想碰撞频繁,进一步深化了与会师生对“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 交流中,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3级研究生吴可凡就“AI时代科技迅速发展,如何保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黄文义老师就“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是否包含在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向程恩富教授请教,程恩富教授结合“三大优势”理论一一给予解答。
本次“纵论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专题讲座在深度互动中落下帷幕,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舒展教授作总结陈述,她从“创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未来建设”等维度总结本次收获。她表示,未来我们将继续以高水平学术活动为载体,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创新发展与实践应用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