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人民日报(海外版)》专访我院王彦飞副教授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 2025-04-05 浏览次数:

4月3日,《人民日报(海外版)》专访我院院长助理王彦飞副教授,以《心系家国 激扬青春|把思政课讲得更有吸引力》为题进行报道。全文如下:

我是一名90后思政课教师,目前担任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助理、副教授。从河南周口的小镇一路考到清华大学的博士,如今成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每天我都在思考:如何才能把思政课讲得更有吸引力,让学生真正听得进、记得住、能共鸣。

青年教师在教学经验上可能有所欠缺,但在实践中,我找到了讲课的窍门:多倾听学生的想法,多尝试新的教学方式。我会在课堂上结合新媒体工具,用大家关注的热点事件作为切入点,把理论讲得更生动、更贴近现实。此外,作为国际关系专业的博士,我会利用专业优势,通过中国案例与国际事例的比较分析,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中国道路的独特优势和全球视野下的时代变革。看着台下学生一双双专注的眼睛,别提多高兴了。

慢慢地,我发现教师需要保持开放的心态,持续学习、不断更新。思政课教师不能只专注于书本理论,更要关注世界局势,跟上时代步伐;要用心思考,更要走出去感受社会变迁。教师要全面了解国家发展和科技创新等诸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将切身感受融入思政课。

从学生到教师,这不仅是身份的转变,更对我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转型过程中,学校给了很多支持,帮助我们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在教学上,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教学能力提升活动,我入职第一年顺利拿到主讲教师资格。在科研上,学校为青年教师提供了系统的指导,让我在首次申请时就成功拿到了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和省级社科基金重点项目。

未来,我将继续努力把思政课讲得更有吸引力、更有深度和温度。我会加强自身学习,关注时事政治动态,不断优化课程内容,让思政课更具思想深度和国际视野。希望能把这门课讲到学生心里,助力他们真正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