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增强青年学生对心理危机的识别与干预能力,促进青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4月3日下午15:00,马克思主义学院邀请院关工委刘翠林老师为学院学生开展《生命守门员:心理危机的识别与干预》专题培训。本次培训在马克思主义学院301举行。
刘老师从危机与危机干预、生命守门员、高危个体的识别以及如何帮助高危个体四个方面为参训同学开展培训。

首先,刘老师为参训同学讲解危机概念、类别等内容,并列举了典型的危机。随后刘老师针对危机发展的四个阶段、危机的影响、重点关注的人群、需要特别关注的讯号等内容展开讲解。接着,她为参训同学详细说明了危机干预的概念、主要目的、主要原则、目标等内容,并强调在高校中,同学们注重心理危机的识别与干预的重要性。
其次,刘老师进一步说明了生命守门员的概念以及作用。她提到,重视并加强培养学院生命守门员,有助于识别同学们的心理危机,从而及时对心理危机进行干预。她强调,生命守门员要利用心理距离近、信息来源广、求助渠道快、沟通效果好等优势,推动生命守门员队伍建设。同时,生命守门员要积极构建“学校-学院-班级-宿舍”四级联动的生命守门员体系,充分发挥好宿舍舍长、心理保健员、心理辅导员以及校心理中心四级协调联动作用,及时、准确识别心理危机,帮助学生走出心理危机的漩涡。
再次,刘老师围绕如何识别高危个体这一问题展开讲解。她通过案例讲解的方式帮助参训同学更好认识与理解大学生自杀前出现的预警信号。同时,她列举了压倒高危学生的众多触发事件,从而帮助参训同学在面对同学、朋友等身边人出现某种自杀意念的时候能够及时识别,并采取有效解决方法。

最后,刘老师向参训同学讲授危机的干预措施,即“1问2应3转介”,1问即主动关怀、积极倾听,2应即适当回应、支持陪伴,3转介即资源转介、持续关怀。在培训的尾声,刘老师结合具体案例引导参训同学从案例中准确识别高危预兆,并通过形象生动的讲解指导他们运用正确方法进行危机干预,有效加深了参训同学对本次培训内容的理解。
在本次培训中,刘老师形象生动的讲解与案例分析提高了参训同学对于心理危机的正确察觉与识别的能力,并帮助参训同学掌握了心理危机干预的具体步骤与方法。该培训通过系统化讲解有效提高了参训同学对于心理问题的识别能力,有力推进了学院心理健康工作,为筑牢校院两级安全温暖防线奠定了坚实基础。